医院动态
HOSPITAL NEWS
当前位置: / 首页 / 医院动态 / 科普知识详情
子宫内膜异位症 vs 腺肌症真的不一样!

      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,它们都与子宫内膜组织的异常生长有关,且症状多有重叠,如痛经、月经异常和不孕等。但事实上,两者在发病机制、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。本文将通过权威医学解析,帮助大家科学区分这两种疾病,并了解对应的治疗策略。


       01同属 “异位” 家族,症状有交集



       子宫内膜异位症(简称内异症)和子宫腺肌症均属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,其核心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正常位置以外的区域。


       两者的共同点包括:

       月经异常:表现为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。

       生育影响:约30%-50%的女性合并不孕,与盆腔环境改变、卵巢功能受损等因素相关。

       激素依赖性:病灶生长受雌激素调控,绝经后症状多缓解。


       02异位位置决定疾病本质


       尽管同属一类疾病,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的位置:

       异位部位不同:

  • 子宫内膜异位症:内膜组织侵犯子宫体以外的部位,如卵巢(形成巧克力囊肿)、盆腔腹膜、输卵管、甚至鼻腔、肺部等。

  • 子宫腺肌症: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,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或局部隆起(腺肌瘤)。

症状侧重不同:

  • 内异症:以盆腔疼痛为主,可能伴随性交痛、排便痛,卵巢囊肿破裂时可引发急性腹痛。

  • 腺肌症:渐进性痛经,疼痛通常在月经前开始,经期加重,可能影响日常生活。除痛经外,更突出表现为月经量显著增多,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。

影像学表现:

  • 内异症:B超或MRI可见卵巢囊肿、盆腔包块或腹膜病灶。

  • 腺肌症:超声显示子宫增大,肌层回声不均,或见局限性低回声区(腺肌瘤)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50324102249.jpg


       03个体化方案,兼顾生育需求

       由于两种疾病的复杂性,治疗需根据女性年龄、症状严重程度、生育需求等制定个体化方案:

       1. 药物治疗

  • 激素类药物

       避孕药:调节激素水平,抑制排卵,减少月经量。

       GnRH-a:通过抑制卵巢功能,降低雌激素水平,缩小病灶。

       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(曼月乐):局部释放孕激素,缓解痛经和月经过多。

  • 中医调理:结合针灸、中药等改善体质,减轻症状(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)。

       2. 手术治疗

  • 保守性手术:

       内异症:切除卵巢囊肿、分离盆腔粘连,保留生育功能。

       腺肌症:病灶剔除术(如 U 型切除术)或子宫动脉栓塞术。

  • 根治性手术:

       适用于无生育需求、症状严重的女性,如子宫全切术(腺肌症首选)。

       3. 辅助生殖技术

       对于合并不孕的女性,试管婴儿是重要选择。


       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建议,尽早评估生育力,必要时通过促排卵、胚胎筛查等技术提高妊娠成功率。


       无论是内异症还是腺肌症,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。若出现持续加重的痛经、月经异常或备孕困难,建议尽早到专业医院就诊。